税惠“减负”,梅菜搭乘“预制菜”东风
横沥镇矮陂村有着400余年的梅菜制作历史,被誉为“中国梅菜之乡”,这里的梅菜历来被作为宫廷贡品,不仅色泽金黄、口感醇佳,还富含氨基酸、有益微量元素、维生素等。
小梅菜做成大产业。目前矮陂村有上千家农户以种植梅菜为生,惠州环通梅菜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环通合作社”)作为当地的知名农业龙头企业,集梅菜种植、腌制、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于一体,年产值高达500万元。据环通合作社总经理潘德贤介绍,依托于“公司+合作社+加工厂+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与100多家农户达成保价合作,每年收购梅菜近5000吨,农户每亩利润可达上千元。高峰期时,还雇用了200余名村民加工梅菜,提高了当地村民的收入。
然而,环通合作社处于发展创业阶段,人力成本较高,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合作社销售量略有下降,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带来的政策红利显得更加重要。“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购进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的免税农业产品可以抵扣进项税额从事‘四业’项目减免企业所得税……”环通合作社财务人员肖槟对目前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如数家珍。
近两年来,合作社享受各项减税降费优惠政策累计减免70万元。这为提升合作社生命力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壮大合作社自身的经济实力带来有力的支持。“我们将瞄准预制菜领域,全力扩大规模,更新设备,抢占市场!”潘德贤表示。
惠城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税务部门将持续精准聚焦涉农企业涉税需求,进一步加大对涉农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及执行力度,全力为乡村产业打通销售、流通各环节的税收难点和堵点,推动惠城区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税惠“加料”,甜玉米更“香甜”
在盈佳甜玉米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盈佳合作社”)的加工车间内,玉米堆成小山。一根根色泽金黄、颗粒饱满的甜玉米被送入生产车间,经过清洗、脱粒、清洗筛选、蒸煮等一道道处理工序,最终被加工成速冻玉米粒或玉米汁。
盈佳合作社理事长林泽权是一名退伍军人,2000年开始涉足甜玉米流通,至今已成为惠州甜玉米行业的领头羊。目前,盈佳合作社拥有订单面积12380亩,年销售额上千万,带动惠州2万多名农户走向富裕。税务部门为合作社送上了简单易懂、图文并茂的税务操作指引,将便捷的办税举措和“新鲜滚烫”的政策干货进村入户、送进田间地头,详细讲解农产品自产自销免征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以及非接触式办税,助力乡村振兴。
近三年来,盈佳合作社享受各项减税降费优惠政策累计减免42万元,“省下来的钱可以扩大玉米种植规模,增加玉米产量;推动产业经营,升级生产机器;扩宽销售,将玉米汁销至外地各大市场。”林泽权说。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2.0版”要求,惠城区税务局与当地党政部门深化合作,积极组织退役士兵创业就业政策专项培训,持续开展一对一政策专题辅导等个性化服务。为保证受益群体对优惠政策应知尽享,使创业扶持政策落到实处,该局通过数据分析比对,利用惠州税务公众号、阳光服务群、短信等渠道和载体精准推送相关税费优惠政策,还成立了“助力退役士兵创业就业突击队”,多渠道、广覆盖地对退役士兵优惠政策进行宣传,帮助退役士兵就业创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