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包裹是59岁的湖北襄阳人王兴彦寄的。一位外地市民为啥从千里之外寄来特产?事情要今年6月余杭区人力社保局劳动人事纠纷调解工作站接到的一起求助说起。
杭州工地打工的王兴彦到余杭区人力社保局劳动人事纠纷调解工作站寻求咨询,他说去年7月23日,自己在工地被高速运转的电锯锯伤,导致右趾切割伤、神经肌腱断裂。事故发生后,王兴彦本以为出院180天后,按照伤残等级鉴定就能获得赔付,但他多次尝试联系施工方要求解决赔偿问题,却迟迟得不到回应。
由于即将超过工伤认定申请的法定时效,而王兴彦本人也缺乏证明其与雇佣单位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材料,最终他向工作站寻求咨询,专职调解员张瑞璨当天便受理该案件。在人力社保局劳动仲裁科、调解工作站和街道的多方努力沟通下,仅3日内,公司同意了一次性赔偿5万元,并与王兴彦签署了赔偿协议,一周内赔偿款项就已到达王兴彦的账户。
劳动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合理赔偿,得益于余杭区为劳动者提供劳动人事纠纷化解“一站式”服务。余杭区引入社会律师力量在局机关设立调解工作站,建立了“1个区级调解工作站+12个镇街调解中心”联动工作机制,提前介入做好解释、安抚、说服等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争取将矛盾化解在案前,从根源上减少劳动争议。“我们区级调解工作站现有调解员9名,利用调解员的专业优势,为受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实现快速和解并及时得到合理赔偿。”余杭区人力社保局劳动仲裁科负责人曾凯说。
据悉,调解工作站自2021年12月成立以来,来访咨询总人数达1100余人,其中申请工伤事故援助调解的254人,调解成功236件,涉案标的122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达93%,申请调解群众对达成的调解结果,均未再发生争议。
近年来,余杭区坚持“双维护”理念,持续开展劳动关系“和谐同行”三年行动计划,探索劳动关系服务新模式,深入企业、群众和基层,开展针对性劳动用工指导、服务和调处工作,推广网签电子劳动合同,开展调解员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搭建“数字化仲裁庭”,提升劳动关系公共服务能力和基层调解仲裁工作效能,着力稳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和谐基础。